本篇文章1597字,讀完約4分鐘
滿天棉花。
臨近五一節,柳絮楊花不時來,一朵、一縷線,突然落下,翩翩起舞。 什么樣的淘氣的飛絮隱藏在美女的頭發之間,進入行人的脖子里,大膽進入人們的嘴和鼻孔里。
人們對這種艷陽高照的雪景看法和評價不一。 有些人被認為是災難。 特別是什么樣的飛絮過敏者,不能出房間。 必須離開的時候,也用全副武裝,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 生發焦慮:有些人擔心過多的飛絮,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威脅。 據說什么樣的棉花一旦被吸入肺部,就會感染呼吸系統,影響人類健康。 但是,也有人把飛在空中的棉花賦予美學的形象,含情脈脈地觀賞景色,哽咽地吟詩,在天上飛的棉花中寄托著無限的情感。
春風未解禁楊花,煙霧撲面,淡妝輕舞,從細節上看,不是楊花,點從人的眼淚算,前人寫飛絮的詩句還不少,柳絮楊花春已久。
家鄉種得最多的樹是柳樹,一般像人。 接近遙遠的村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排、一排排站著的柳樹,他們是鄉村儀仗隊。
先說柳樹。 在老家,柳樹是非常普通的樹,在田邊地頭、村前房子的后面、溝塘河水庫里長著柳樹。 荷花三面柳是鄉村常見的風景。
我在柳樹下長大,文章里最先知道的是柳樹,至今為止迷戀的樹也是柳樹。 柳絮的氣質、品格、柳絮的嬌柔與溫柔,就像母親的樸素與慈愛一樣,無法代替我記憶的深處。
柳樹最大的優點是生命力強。 柳樹不需要種子,一根柳枝插在土里,不需要栽培管理,默默地長成樹。 是決定種花,無意插柳成蔭的現象。
綠柳終于半黃不全了。 柳樹是報春的使者,最先傳達春天信息的是柳樹。 春寒料峭,綠意盎然,爬上隨風搖曳的柳枝,先爬上綠枝。 天氣轉暖還很冷,很多樹還在夢中睡覺的時候,柳枝上長滿了米粒那么大的芽。 幾天,那芽苞長出了嫩芽,又一起出現了柳樹著,出現了一株嬌黃的嫩綠。
這個時候,我們甩掉了冬天的棉襖,在柳林里瘋狂奔跑。 跑累了,爬上歪著脖子的柳樹,騎上樹丫,折斷柳枝,做柳笛,嗚嗚地在春風里吹,更大地傳達春天的信息。 在田里鋤草的大人們一聽到柳笛,就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沖動,他們不約而同地說,又是春天。
柳芽和柳萩是一年中最早的新鮮事物,按順序捋一捋,放入滾水中煮熟,拌入大蒜汁香油,極其清爽,退熱救火。
柳林是小時候的樂園。 到了夏天,我們會去柳林玩捉迷藏,摸叉子(蟬蛹),采集蘑菇。 此時的柳樹,枝繁葉茂,枝輕搖擺,優美而有風情。 柳枝輕飄飄地搖動著,喚起了池里荷花的共舞,仿佛聽到了他們之間的情話。 秋天的柳樹,透著成熟的美,從葉子到樹枝,綠色中透著黃色,卻不枯黃,在瑟瑟秋風中驕傲地矗立著。
柳葉是最晚凋謝的,就像它最早的展芽子一樣,樹體和留戀的深情,總是令人感動。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我恨和美女橋分手過,至今沒有消息。 在劉禹錫的《柳枝語》中,柳成為寄托相思樹的情書,多是折柳送別,是古人愛的表現。
柳樹有更高層次的人性魅力。 在老家,人與柳有特殊的情結,人以柳為家族的一員,與逝者骨肉相連,相伴而生。 柳成為棺材,柳干陪葬了許多已故的老人。 柳枝是手杖,在葬禮上成為孝子拿的哀棒。 棺材入土后,在墓前插柳,發芽生根,那搖曳的柳樹、根脈、樹枝枝葉,仿佛流淌著已故親人的血液,寄托著生者無限的悲傷和喜悅。
對于離開村子謀生的村子里的人,柳樹揮動著樹枝,像母親含淚遠走的孩子一樣發出如竹筍般的聲音。 看到從村子里回來的游子,柳樹還在揮舞著枝葉,發出如竹筍般的聲音,仿佛潘媽媽溫暖地詢問著孩子的噓寒問暖。
家鄉有很多樹。 多依賴柳樹的白楊。 村子里的人做家具,蓋房子,都少不了白楊。 楊樹最大的優點是易栽、成材快、速生樹種,其速生、支撐著貧困的鄉村生活,完成了村里幾代人艱苦的歲月。 從這里開始,我們感受到了這樣普通的偉大。
總是扎根在河畔的村頭,不動窩地度過自己的一生,本分度過所有的早晨和黃昏,度過所有美好的日子和陰霾,度過一生的大小時光,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裝飾田園,村子。
標題:“又見飛絮淡淡舞”
地址:http://www.mygoodgear.com/kfwh/1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