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53字,讀完約7分鐘

2005年,美國《紐約時報》評論的標題是罕見的用中文寫的。 《從開封到紐約輝煌》是該報記者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從開封寄來的復印件。 香港《太陽報》和內地《參考消息》立即轉載。 這個文案也震撼了各級領導。

同年,河南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實施中原城市群建設,率先推進鄭汴一體化快速發展的重大部署。 年,國務院發表《支持河南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指導意見》,確定加快鄭汴一體化進程。 鄭汴一體化的重要性正如段建新在《鄭汴一體化快速發展研究》中所說,河南省作為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人口近1億的第一人口大省,缺乏超大型中心城市,迅速發展地區城市群。 鄭州最初的地位遠遠不足,頭羊勢弱難以領先。 鄭汴一體化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9年來,鄭、開封及各地專家學者發表了研究鄭開封一體化的學術論文,從華中師范大學賈倩的《鄭開封一體化還給開封的出路》,到中央財經大學劉震的《鄭開封一體化探討》,數不勝數。 這些論文對鄭汴一體化的各個方面問題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對促進鄭汴一體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很多人提到了鄭汴一體化的最終行政定位和名稱,但沒有具體意見。 蘇州科技大學教授葉駿軍的《鄭汴新區快速發展方向思辨》(年12月《古都開封》第6期,以下簡稱葉文)和開封資深歷史志專家郭書學的《省會遷鄭至鄭汴一體化迅速發展》(年5月13日《鄭汴日報》,以下簡稱郭文) 本文將上述兩篇文章與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師楊光的《鄭汴一體化與西咸一體化比較研究》(年第8期“北方經濟”,以下簡稱楊文)、河南鐵路投資有限責任企業董事長段新的《鄭汴一體化快速發展研究》(年第3期“經濟師”,以下簡稱段文)所載復印件。

“鄭汴一體東京夢”

一、應該總結歷史經驗

只有總結經驗,才能確定前進的方向。 1954年,河南省省會從開封遷到鄭。 直接原因是京廣鐵路從開封后沒有通過,但首要原因還是我們的思想問題。 郭文提供給我們的珍貴史料中有一斑。

1952年8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向中南軍政委員會提交了省會搬遷案件。 河南省位于開封市,位置偏全省東部,給全省工作人員帶來諸多不便。 鄭州市是中原交通樞紐,全省經濟中心,未來快速發展前景尤為可觀,如果省會搬遷至該市,將極大地便利全省職工領導和上下級聯系,也將大大有利于該市的快速發展

這話太牽強了。 開封并不偏全省東部,河南東部是商丘,開封在豫東最西邊,位于河南中心區。 開封臨隴海鐵路,公路網十一人發達,省會是否遷往鄭,全省的職工指導和上下聯系不太方便,關鍵是鄭州是交通樞紐。

命運的變化已經習慣于開封。 鄭州的區位特點、交通特點居河南首位,即使當年省會沒有遷都鄭,它依然可以根據自身特點穩定發展為河南省的經濟中心、交通中心和河南第一大城市,這是一定的。 一位專家表示,鄭州是列車晚點的城市。 這話很有道理,但省會的搬遷對開封影響很大。

葉文和郭文提到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考慮改名正定。 在石家莊縣,石家莊市北側,文化底蘊比石家莊市強,但知名度不高,所以這是一個非常不自然的事件。 河北省舊省會保定,是北控三關,南達九省通衢之地,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位于河北省地理中心,在京廣線上。 1958年,河北省省會從保定搬到天津,1966年,從天津搬到保定,到1968年,河北省省會再次從保定遷都,落在石家莊。 我們為保定的命運變化感到遺憾。 石家莊在河北版圖的西南角,接近山西和河南,北京、津以北張家口、承德、秦皇島等河北省的廣大地區,去省會都要走千里的距離,這可能又是十字路的實情不對勁。 幸運的是,由于我們河南得天獨厚的鄭汴一體化的成功進行,相關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決不會出現類似的不自然局面。 歷史經驗表明,任何時間都不能忘記以前蘊含著歷史文化內涵的傳承。

“鄭汴一體東京夢”

二、以人為本,尊重自古流傳

歷史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它是深入人們骨髓的。 對某個地方的崇拜、信仰、認定,尤其如此。 開封是中國歷史上的八朝古都,作為國都被譽為近600年,金、明兩代為陪都的時間加起來已有656年。 1291年,元代設立河南江北行中書省,為省治汴梁,1954年省會搬遷,汴貴為省會664年,歷經5個朝代。

開封最輝煌的北宋東京時代,經過9帝168年,歷經八荒爭湊、萬國咸通,是文明高度發達的國際大都市。 現在世界上很多人都在研究北宋東京城。 例如,東京的人口,國內最高學說為170萬人,外國學者超過200萬人的觀點很多,似乎更接近現實。 早期,前蘇聯學者認為東京的人口有200萬到300萬,持有150萬到500萬觀點的日本學者各有各的說法。 一張《清明上河圖》,一本《東京夢華錄》,全世界都在研究,已經形成了新的學問,被稱為清學。 日本學者出版的《東京夢華錄譯注》也頗有造詣。 因此,東京開封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已經很高,無法推斷。 美國記者尼古拉·克里斯托夫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1000年是中國的開封,所以他看到的開封連省會都不驚訝。 這與他在開封以前就流傳下來的認定相差甚遠。 我希望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能再次來開封。 今天開封的美一定會再次讓他大吃一驚。

“鄭汴一體東京夢”

明末人為的大水患,使開封遭受了毀滅之災。 其繁榮的八街九陌、雄偉的城墻,以及殿宇嵯峨的周王府紫禁城,深深地埋在泥沙里。 退水后的開封城市到處都是泥沙和水坑,蘆葦叢生,狐兔出沒,荒涼不堪。 河南省警署、開封府、祥符縣等各機關,臨時派駐河南各縣。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建議將省會遷到許昌等地,但都沒有被清政府采用,是因為開封有名的歷史地位,聞名中外,元、明兩代都是河南省會,被廢棄了,但在中原人民心中的中心地位依然存在。 1662年,康熙皇帝翻修了開封城。 此后,河南省警署、開封府、祥符縣等各市政府相繼返回開封,劫后余生逃竄的居民也相繼回到城市,古都開封從荒蕪和經濟衰退中恢復。 在成為廢墟的情況下,清政府沒有放棄開封,而是冷靜地選擇了之前流傳下來的尊重。 開封不可分割的故都情結、省會情結,像堅韌的繩子一樣被扯下來的人也很多。

“鄭汴一體東京夢”

1992年,在河南大學建校80周年校慶上,許多海外畢業生回到開封,他們最大的遺憾是開封城中心沒有鼓樓。 戰亂時期他們離家出走,鼓樓始終是他們心中省會開封的標志。 1993年,從小開封學劇豫劇名旦馬金鳳率領的團在臺灣公演。 河南大學旅臺校友贈送的錦旗上繡有開封鼓樓的兩塊牌匾八個字:聲震天中、無遠弗回。 開封鼓樓是游子們鄉情、親情聚集的地方。 到民國時期,開封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已有6個多世紀,開封的認定自然成為以前流傳下來的習性。 年,中國第一座城市鼓樓開封鼓樓重建完畢。 我們學會了以人為本,不消除人們的精神訴求。

即將建成的中國宋文化魅力休閑古街開封珠獏巷也是如此。 根據流行的兩宋時代,客家南遷最早的地方是北宋東京,他們的祖先住在東京珠獴巷,客家人世代相傳。 他們說:我們的祖先是從開封珠獴巷轉移過來的! 現在中國南方客家人居住的幾個地方有幾條叫珠玉的街道,他們的寄居地以中原祖庭故居的名字命名。 開封珠獴巷是世界客家人心目中的圣地! 今年菊花盛開的時候,第27屆世界賓客聯歡會將在開封舉行。 世界各地的客人來到開封珠獨巷時,他們一定會致敬,流淚。 這是客家世代相傳的以前的傳入,這個以前的傳入變成了習俗、文化甚至信仰。 正如鄭汴一體化迅速發展的必然結果。

標題:“鄭汴一體東京夢”

地址:http://www.mygoodgear.com/kfwh/18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