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4字,讀完約4分鐘
我在找陳書記呢。 我們熟,走,我帶你去。 記者在去禹東社區的路上遇到的居民說,在我們社區,你說陳書記,每個人都認識。
這位居民所說的陳書記是禹東社區黨支部書記陳素玲,對轄區的居民來說,她像家人一樣熟悉。 在社區工作13年的陳素玲,剛剛獲得全市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的稱號。 從業以來,她獲得了創文先進從業人員、區先進黨支部書記、市先進人民調解員等個人榮譽稱號。
照顧黨員貧困的家庭
對陳素玲來說,每月舉辦的5+n主題黨日活動不僅提高了轄區黨員對自身義務的認識,也提高了禹東社區居民之間的團結意識。 6月的5+n主題黨代日活動正好趕上端午節,陳素玲和社區人員決定送粽子到黨員貧困的家里。 為了買到最新鮮的粽子葉,陳素玲在4點多趕到菜市場仔細購買,在員工和黨員志愿者到達社區之前準備了粽子葉、大米等食材。 中午時分,陳素玲沒空吃午飯,馬不停蹄地為黨員挑選禮物,辦賀卡。 不去爭取時間的話,就抽不出時間了。 陳素玲笑著說。 結束五個活動后,陳素玲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把收集愛心的粽子送到黨員貧困家庭,每張賀卡上都寫著深深的祝福。
事業幾乎永遠第一
姐姐,我沒有錢吃飯,想要最低生活保障。 一天晚上,醉酒的居民發現了陳素玲。 這個居民因為廉租房的分配,不住在禹東社區。 由于此前有社區照顧和戶口,他熱衷于有事先找陳素玲。 面對流淚的他,陳素玲先是安慰,然后像親弟弟一樣疏遠,訓誡。 在各方面,他都不符合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的標準。 陳素玲說。 但是,考慮到他一個人帶孩子,又剛失去工作的情況,陳素玲仍然可以盡自己所能和他聯系工作。 臨走時,陳素玲又給他20元的出租車費,叫他趕緊回家。 兩天后,這位居民前往社區為自己魯莽的行為向陳素玲道歉,并退還了20元的出租車費。
核實最低生活保障申請人的現實是社區工作的一部分,陳素玲與社區人員一起進行了大量核實,以確保這項政策得到落實。 為了說明這項日常工作,陳素玲會移動身體驗證。
你給我寫居住說明書,責任由我負責,不需要你們負責。 根據社區的人掌握的情況,這個要求居住說明的群眾早就不住在禹東社區了,但他糾纏著社區的人不放。 陳素玲在接受反饋后,要求對他家進行現場驗證。 這一天,陳素玲和員工來到這家,就像很少跑向大眾一樣,她們有公章,如果情況屬實,當場說明。 他說自己的兒子住在二樓,要求我們上樓看的時候,他當場撕掉了說明。 一個社區的工作人員說。
老百姓沒有小事。 即使不再是日常的小工作,陳素玲也會公正處理,工作幾乎永遠是第一位的。 自從接手社區工作以來,她對工作認真嚴謹的態度受到轄區居民的贊揚。
社區和諧,社會才能和諧
陳書記是典型的員工,做事沒有時間概念,總是吃不起午飯,跟著她一定能減肥。 社區工作人員一提到陳書記。 今年春節前一天,看到轄區2、4、5層的下水道堵塞,第二天是春節,陳素玲急忙聯系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工作,召集黨組組長進行各層居民的協助工作。 臨近傍晚,疏通、清潔各大樓堵塞的下水道,讓轄區的群眾度過了干凈整潔的春節。
一個女同志當社區書記,和各種各樣的人交往,總是要受委屈的。 創業中,拆除了路邊凌亂的攤子的男店主,用腳踩著毫無防備的陳素玲。 工作人員很氣憤,陳素玲也很生氣,但在男性冷靜下來之后,他耐心地解釋。
陳素玲的兒子聽后,可以讓她辭去社區工作,免遭不滿,照顧父親。 但是,對陳素玲來說,禹東社區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只能盡量爭取家人的諒解。
每次為大眾處理一個難題,心里都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社區和諧,社會才能和諧。 關于做社區工作的最大感受,陳素玲興奮地說。
標題:“社區書記二三事”
地址:http://www.mygoodgear.com/kfxw/1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