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4字,讀完約3分鐘

通訊員劉俊才劉鳳霞報道說,近年來,我從農民手中沖走了1240畝土地,擴大了公司規模,提高了經濟效益,去年被國務院選為全國育種巨頭,獲利320多萬元。 4月11日,嘗到土地流通甜頭的開封富瑞種業有限企業的徐國志經理高興地對筆者說。 杞縣還有許多大企業,如富瑞種業有限企業,集中利用土地,進行栽培、養殖經營。 據統計,該縣現有土地流轉面積12萬畝以上,其中土地成方連片面積100畝以上的有160戶。

近年來,杞縣積極倡導農村土地流通,依法自主、有償、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通,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通管理服務體系制度,公司、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巨頭采取轉包、轉讓、入股等形式

該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說,土地流轉和規?;洜I提高了農業生產集約化和專業化水平,實現了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資源的優化配置,為農業現代化起到了推動作用。 土地流轉后,合作社、種田大戶在幫助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同時,也為農民實現土地收益最大化、擴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村經濟高速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土地流轉后,農民可以在種地大戶打工,也可以在公司當工人,消除外出打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不便。 像富瑞種業有限企業一樣,平均每天有100多人在這家企業打工。 說到我們村,很多都是老人在家,孩子在外面工作。 每次播種、收獲季節,孩子休假回來,不僅誤打誤撞在國外工作,而且年底計算作物收成,除去耕地、種子、化肥等費用,收入不討好家人。 土地流轉后,孩子可以放心地在外國活動,只要轉讓土地,一畝地一年就能獲得純利潤1000元。 如果你為種田大戶工作的話,一天有將近100元的收入。 算起來,我覺得土地流轉后的收入相當可觀。 杞町鎮東袁莊村的農民林恒超拉著手指為筆者算了這樣的帳。 發現土地流轉區域的畝產平均收益是流轉前利潤的兩三倍。

“杞縣土地流轉奏響經濟快速發展交響曲”

在該縣,土地科學不僅有序流動,推動了高效農業的快速發展,還提高了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目前在該縣注冊的農產品企業品牌有32個,大蒜、菜花、三櫻椒、食用菌、中藥材等種植、養殖基地120多個,金杞大蒜、蘇木菜花、龍亭醬菜、袁氏豆腐干等一系列特色產業企業品牌產品熱銷。

近年來,土地流轉大大提高了農民收入,而且有力地促進了新型城市化建設。 目前,該縣新型城鎮化建設成效顯著,五里河鎮七里堂、湖崗鄉府里莊、竹林鄉梁寨、葛崗鎮滇中等社區建成,18個村變更了村莊居住,村民由過去意義上的農民變為現代意義上的社區居民。 土地流轉淡化了農民與土地的關系,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農民用其他方法增加了經濟收入,為農民搬入城鎮奠定了基礎。 新型城市化也由這個水變成了水路。 杞縣委書記郅曉峰說。

標題:“杞縣土地流轉奏響經濟快速發展交響曲”

地址:http://www.mygoodgear.com/kfxw/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