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1字,讀完約4分鐘

SCI論文,大多數臨床醫務工作者都要撰寫醫學論文,但對于新手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僅保證了論文的學術質量還是遠遠不夠的,一些看似"低級的錯誤"卻會導致論文被退稿。

論文投稿前還應注意的問題

  1.稿約:

很大比例的作者對什么是科學研究、如何進行科研設計、醫學論文的格式及投稿的相關事宜等均不清楚,對于期刊的用稿范圍、刊出周期、每期重點內容等甚至一無所知。這種情況下投稿,可見其心態一定是忐忑不安的,問出上述問題也就不奇怪了。

向期刊投稿前需要了解該期刊的定位,即其內容定位和讀者定位,只有兩方面都滿足才能算"初步合格"。對于期刊的最簡單了解方法可以通過對近期期刊閱讀來實現,若覺得這個方法還是不能完成對期刊的了解,那么更簡單的方法就是認真閱讀"稿約"。每種期刊都會在每一年至少一次刊登其"稿約",列出本刊對稿件的基本要求等主要信息。

  2.查新:

許多作者的論文因"研究不新""本研究已發表較多"等原因被退稿了,作者卻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我寫的論文總有人先寫了呢?"編輯判斷論文的"新"與"不新"主要是基于與本專業已發表論文的比較。

在目前網絡比較發達的情況下,想很好地完成查新是很容易的。作者在撰寫論文前可通過對多個數據庫進行檢索,了解本專業及所研究內容已發表論文的情況,并要了解同行科研活動與論文發表情況,要能準確把握目前的研究水平,將來的研究趨勢和發展方向,能充分說明本研究的優勢和取得的新成果,甚至要交待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之后研究的方向等。

  3.查重:

現在各期刊越來越重視查重的問題了。這是對原創性審核的重要方法,是避免發生抄襲和重復發表等學術不端行為的重要方法。每種期刊都會設定一個比例,但一般都比較低,過高的稿件會做退稿處理。

4.統計學方法:

  一篇論文若方法有問題,無論研究的內容多么先進、多么有價值,都難逃退稿的命運。在方法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就是統計學方法,很多作者自己的統計學不過關,又不請教專業人員,自己想當然地選擇統計學方法,這樣的論文被退稿作者是不應該意外的。所以,作者在撰寫論文前一定要確定自己的統計學方法是否正確,否則后續工作都可能是在白白浪費時間。

  5.倫理問題:

現在各期刊均高度重視倫理問題。我刊要求"須遵循醫學倫理基本原則。當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所制訂的倫理學標準,并提供該委員會的標準文件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

6.正確使用圖表:

  有的論文檢測指標很多或研究數據較大,在表格設計時有一定的難度,作者本人又對三線表格不是很了解,這種情況下其用表格別談規范了,可能都是錯誤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所投稿期刊進行更多的了解,總能找到一個表格來借鑒,或者是有所啟發,設計出合適的表格。

  7.注重文獻引用:

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一定要標明文獻,注明出處,這不但能體現自身論文的科學依據和對已有研究成果的延續,也能體現作者的嚴謹科學態度和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新的醫學研究是以前人取得的成果為基礎的,引用文獻是對他人研究成果的肯定和尊重;其次也是為讀者深入了解作者該論文的內容提供了索引,這樣有利于讀者了解作者研究的起點和深度,更客觀地評價本次研究。

8.行文:

醫學論文不必使用華麗的辭藻,也不必大量引經據典,只要做到思路清晰、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文獻引用合理、內容客觀、圖表恰當即可。不要使用方言,地域的差異,語言文字使用上會有很大差別,若使用方言可能會產生歧義。另外,在對外文文獻翻譯時要用詞準確,合乎我國語言文字的基本使用規范,語序正確,避免出現生澀難懂的長句。

論文投稿前還應注意的問題

標題:輯文編譯 論文投稿前還應注意的問題

地址:http://www.mygoodgear.com/kfxw/34995.html